【香港冷知識】香港街名有段古?細數香港特色街道故事!
你、我、他常常穿梭於香港大小街道,大家曾否抬頭一看,見過不少千奇百趣的街道名?有沒有想過街名的由來?其實香港特色街道名字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,當中的典故同時紀錄當時香港的歷史、文化及特色。
香港特色街道名稱的由來大致可分為人物、地方、行業、建築物和植物,可見香港街道命名的多樣化,有部分街道就以英國地名、中國地方名或城市命名,正好突顯中西文化匯聚的一大特色,亦帶有香港歷史痕跡,現在就讓我們和您分享幾個街道名稱的故事點滴。
北角渣華道
渣華道西接電氣道,跨過北角道、糖水道、書局街、琴行街等,再連接東面的英皇道,這條街道初期稱為「爪哇道」,取名自印尼爪哇島。 街名的起源可追溯到90年代期間,有一間「爪哇輪船公司」於北角設立辦事處,並開辦往來爪哇、耶加達、香港和上海等地方的輪船航線。1933年,這條街道落成,香港政府便以「爪哇輪船公司」之名,將道路命名為爪哇道。其後在1950年代,政府大規模發展北角區,爪哇道亦被改名為現今的渣華道。
尖沙咀海防道
海防道是連接廣東道和彌敦道的繁忙街道,以越南城市「海防」所命名。 這條街道在1865年落成,當時的街道名稱是額彌金道(Elgin Road),由於英文名字與中環的伊利近街(Elgin Street)十分相似,為免兩條分別在九龍半島及香港島的相近街名造成混淆,故此政府於1909年將額彌金道改名為海防道,表示越南海防市與香港之間貿易往來,附近漢口道和河內道亦同樣以越南港口城市命名。
尖沙咀棉登徑
棉登徑西面連接緬甸臺(Minden Row),這街道名雖然稱為緬甸,但與東南亞國家緬甸無關。由於19世紀至20世紀初,該處曾有一批來自德國城市明登(Minden)的德國人聚居,故以明登的英文名Minden而命名為緬甸臺。 其後英國及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屬於敵對陣營,原居於緬甸臺的德國人遷出,緬甸臺後來再新開了一條街道,命名為棉登徑(Minden Avenue)。 除富有趣味及故事性的街道名稱之外,其實不少街名是因為翻譯及文化差異,甚至會錯意或手民之誤,擺下烏龍而得名,也成了香港特色街道的另類經典。
|
列拿士地臺
香港很多街道名稱是先有英文,然後翻譯成中文,其中一條烏龍街名是位於中環半山區的列拿士地臺,西至卑利街,東達些利街。 這條街道英文名稱為Rednaxela Terrace,據說本應是紀念一名叫亞歷山大(Alexander)的地主,但估計擔當翻譯重任的師爺,可能習慣用由右至左的中文書寫方法,因而將「Alexander」誤寫成「Rednexela」及倒轉翻譯,亦即現今的列拿士地臺,彷彿巧妙地破解了文字密碼。
皇后大道
位於香港島的皇后大道是開埠後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,在1842年落成通車,至今仍是主要幹道。 皇后大道英文原名為Queen's Road,為紀念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,本應翻譯為女皇大道,但負責翻譯工作的師爺是華人,基於當時華人尚未有女皇的概念,而「女皇」和「皇后」英文同為 Queen,於是將街名直譯為皇后大道,因為這個誤會,原本意思是女皇大道,結果就成為沿用至今大家熟悉又充滿歷史痕跡的皇后大道。
北角大強街
位於北角的大強街由英皇道、炮台山道交界開始,經過電氣道路口,去到城市花園道,大強街命名原來跟電廠有關。 大強街英文名稱為Power Street,當中的power並非強大的意思,而是形容發電廠所輸出的能量。因應香港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,北角發電廠早在1913年動工,其後在1919年建成運作,發電廠前的道路,都因此命名為電氣道,而附近的大強街,卻被誤譯為力量,以致中英表義不一,但今天看來,大強街這名稱出奇地頗有喜感。
|
香港街道命名有著各種來歷典故,有的烏龍百出,有的記載令人回味的故事,全都是香港文化及歷史的一部分,想在這城市尋求真實、個性化及本地化的體驗,Hotel ICON 用獨特的酒店藝術來策劃這機會,一起參與文化互動並創造旅程,齊來探索更多唯港薈的藝術收藏!